“影”领新潮,“像”往未来:首届中国创新影像大赛回望

来源: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 | 2024年12月26日 10:39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 | 2024年12月26日 10:39
原标题:
正在加载

一、大赛概况介绍

2024年是中国创新影像大赛的启动元年,大赛重点关注影像艺术与技术创新,探索影像领域新技术、新形式、新内容,大赛办赛目标旨在助力实现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对于数字经济和关键技术发展的战略愿景,进一步激发创新影像创作活力、培养创意思维与创新手段,进而推动艺术创作和技术发展。

本届大赛是由国家一级学会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与国内头部影视传媒类高校中国传媒大学与北京电影学院联合主办的专业技能大赛,阿里云为本届大赛战略合作伙伴。大赛承办单位有: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数字视觉设计与呈现专业委员会、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先进影像专业委员会、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信息化媒体技术专业委员会,本届大赛的成功举办也得到BIRTV组委会、CCBN组委会的大力支持。

本届大赛比赛周期内的参赛对象十分广泛,其中包括全国电影电视网络视听机构与全国影视传媒院校,更吸引了大量内容生产企业、独立制作人、影视制作从业者的积极参与。

在赛道设置上,本届大赛共设置六大赛道,分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影像创新赛道、虚拟制作创新应用赛道、数字人创新应用赛道、沉浸式视频创新应用赛道、VR/AR创新应用赛道,以及光影景观创新应用赛道。同时,大赛设置专业组和学生组两大组别,分组别进行作品征集与评审。

本届大赛组委会按照行业引领性、原创性与创意、技术实现与行业贡献、用户体验与行业服务标准、市场潜力与行业发展、艺术性与行业美学标准进行评审,评审过程严格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每个赛道的评选都基于作品的实际质量和符合上述标准。

2024中国创新影像大赛六大赛道共计收录作品722部,其中多个赛道的作品征集数量超出预期,作品征集最高完成率高达254%,在作品提交数量上可以看出,创新影像大赛成功激发了影像创作的活力和参赛者的创作激情,学生组的获奖率略高于专业组,体现了对学生创作者的支持和鼓励,进一步激发了创作积极性。专业组竞争角逐更加激烈,获奖率相对较低,但获奖作品数量更多、作品整体质量较高。

二、获奖作品点评

大赛获奖作品在文化宣传和商业创意领域的影响力尤为突出,尤其是总台、地方电视台和广告传媒公司占据了获奖选手的主导地位。总台和地方电视台在获奖作品中的占比超过半数,反映了电视台有较高的影像创作水平和行业影响力,也拥有更为成熟和专业的制作团队。学生组参赛者来源具有显著的区域集中性,以华北地区北京市为核心,其次是华东地区上海、杭州等地。北京作为赛事中心集聚地,对周边高校产生了强烈的辐射效应,如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是比赛获奖的热门高校。

AIGC赛道中,专业组共有33部作品获奖、学生组共有36部作品获奖;虚拟制作赛道,共有23部专业组作品获奖、15部学生组作品获奖;数字人赛道,共20部专业组作品获奖、10部学生组作品获奖;沉浸式视频赛道,共有获奖作品13部,其中专业组8部、学生组5部;VR/AR赛道,专业组作品获奖13部、学生组获奖11部;光影景观赛道,专业组获奖7部、学生组获奖6部。

1.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影像创新赛道

在AIGC赛道获奖作品中,以承担宣传教育功能为主的传统文化题材作品占据多数,其中也不乏未来科幻风格与梦境探索题材的AI短片。

《丝路行旅》

《丝路行旅》

AIGC获奖作品中突出表现出两个赛道亮点,其一是:题材联结历史,利用AIGC+历史故事,打造传统与科技的完美融合,助力弘扬传统文化,例如,中国传媒大学智能媒体设计实验室的获奖作品《丝路行旅》,用AI短片介绍丝绸之路的发展历史与古今风貌,同时短片中结合了实拍,可以用TD软件让观众与AI进行实时交互。

《光华录》

《光华录》

《自古英雄出少年之花木兰传奇》

《自古英雄出少年之花木兰传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作品《光华录》与总台英语环球节目中心出品的《自古英雄出少年之花木兰传奇》分别讲述中国传统灯笼文化与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女英雄传奇故事,娓娓道来,通过奇妙的光影书写与饱含深度的故事叙事,分别展现万家灯火、盛世繁华,助力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走向海外。

《飞向火星》

《飞向火星》

《醒来,然后长大》

《醒来,然后长大》

AIGC赛道获奖作品展现出的第二个亮点是:题材展望未来,利用科幻题材与梦境探索主题,将人文情怀注入科技。例如,在毛浩宇的《飞向火星》中,通过讲述宇宙探索与星际移民的故事,唤起人民对于地球家园环境保护的关注。张博程、龙以童获奖作品《醒来,然后长大》,作品题材关于梦境、关于童年、关于友情,通过唯美的光影画面与意识流的叙事方式,不禁让观众沉浸其中,发人深思。

总体来说,从AIGC赛道作品数量上看,AIGC赛道共收录作品362部,在6个赛道中占比最大,专业组、学生组共获奖69部,超额完成大赛征集目标,能够看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激发了影像创作的活力与参赛者的创作激情,人人导演的时代已经到来。

通过深入分析本届大赛占比较大的科幻题材作品与文化题材作品可以发现,AI技术在激发创作者活力的同时,也在不断开拓创作边界。AIGC提供了个性化与互动性叙事的可能,更逐渐成为宏大叙事与国家文化传播的有力工具。本届大赛的获奖作品内容风格整体上呈现为:创作者利用人工智能工具将未来、传统与当下社会紧密联结起来,用AI独特的视觉效果构思未来世界的种种可能的同时,也将目光投向过去,生动还原历史场景与家喻户晓的古代故事。

获奖作品中对于宏大场景的展现尤为引人瞩目,AI生成图片可以将传统需要耗时耗力的科幻宏大场景快速表现,还能够通过高质量的视觉效果和互动技术增强观众的文化体验,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同时降低制作成本并提高制作效率,这些作品中,创作者通过AI技术支持,人们可以实现剪辑自动化、加速特效与渲染、图像增强与快速声音处理等效率提升。由此可见,“AI创作协同”逐渐成为未来影像发展的新趋势。

2. 虚拟制作创新应用赛道

在虚拟制作赛道获奖作品中,科幻题材与传统文化题材仍然占比最大,同时虚拟制作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到大型综艺晚会与歌舞戏剧节目中。技术应用深度决定优势,在虚拟制作创新应用赛道,获奖作品多展现出对虚拟场景构建、虚拟角色互动等技术的深度挖掘,使作品沉浸感远超同类。创意融合为获奖关键,将虚拟制作与独特叙事、艺术风格相融合的作品更受青睐,突破传统影像边界,展现新颖视觉与情感体验。

高效协作促成果,获奖团队往往在虚拟制作流程中实现了多领域高效协作,从前期策划到后期特效,各环节紧密配合,保障作品质量与完成度。虚拟制作多应用于科幻题材,因其可发挥技术优势构建奇幻场景与特效、满足科幻创作对叙事空间与创新思维的需求、契合观众喜好与商业价值追求且能推动技术发展展示前沿成果。

《云端CLOUD》

《云端CLOUD》

虚拟制作赛道获奖作品亮点之一是:数字雕刻实现超写实数字人,利用Motion Control技术实现“一镜到底”,在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一等奖作品《云端CLOUD》中,团队选择使用Motion Control来尽可能实现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并将MOCO的摄影机运动轨迹导入三维软件中,实现CG镜头和虚拟拍摄画面的衔接。此外,团队还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和数字雕刻技术创作了逼真的数字人替身,完成了影片中的超现实的科幻场景镜头。

《大梦归离》

《大梦归离》

亮点之二是:首创大型置景电动转台,超高精度逼真雨雪特效,在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一等奖作品《大梦归离(虚拟制作集锦)》中,共有7个场景、24种气氛采用了虚拟制作技术拍摄,为当时国内虚拟制作技术用量最大,周期最长,场景最多的剧集项目。在项目拍摄过程中,虚拟制作团队配合剧组顺利攻克了虚拟场景延时摄影匹配、虚实雨雷特效匹配、大面积水池反射拍摄、武戏威亚高速拍摄等难点。采用国内首创大型置景电动转台,拍摄时转台与虚拟资产配合旋转,大幅提升正反打拍摄效率。

《春回又春》

《春回又春》

亮点之三是:传统文化的古风展现,VP特效的本土实践,在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一等奖获奖作品《春回又春》中,以一时、一日、一岁、一生的流转为线索,以棋局对弈为比喻。讲述少不更事的小徒弟经过人生亲历,最终领悟见山是山的人生本意。此片采用当下全球最先进的虚拟制片 (VP) 技术进行全片拍摄,运用UE虚幻引擎制作全部数字资产。比对国际虚拟制片流程,在Previz、虚拟拍摄镜头设计、虚实景搭建与匹配、拍摄角度和运动轨迹调度、AR虚实拍摄等问题方面,根据本土电影拍摄需求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实践。

虚拟制作赛道获奖作品亮点四是:利用VR绘画技术巧妙融合传统文化,细腻笔触中充满活力,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一等奖作品、中,通过结合前沿VR绘画技术与传统文化,突破性地呈现了“一带一路”的文化传承。采用先进的Unity引擎,结合VR虚拟绘画,以及光学红外跟踪技术,创造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细腻感的三维虚拟现实空间。技术上的挑战包括VR绘画技术的运用,在保持高帧率的同时,确保细节的丰富度和真实感,以及在VR环境中实现精确的颜色匹配和光影效果。通过对Unity Shader的着色修改,精确复现头显中的模型效果,调整Skybox与场景中的打光。

中国创新影像大赛虚拟制作赛道收到了120多份参赛作品,其中,专业组作品约80份,学生组作品50余份。参赛作品来自大陆、香港、澳门等多个地区,展示了虚拟制作技术在不同创作环境中的广泛应用。

此次赛道的设立旨在促进虚拟制作技术(VP)、扩展现实(XR)等新兴技术在影像创作中的应用,推动影视、综艺、演艺等领域的创新发展。参赛作品形式多样,涵盖了影视剧、综艺节目、演艺演出、新闻纪录片等多种类型,展示了虚拟制作技术在不同类型内容中的创新表达与独特魅力。作品的技术实现与创作理念紧密结合,为虚拟制作领域的创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平台,也为未来影像创作的技术革新和艺术探索开辟了新方向。

尽管参赛作品在虚拟制作技术的运用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有一些方面值得进一步改进:首先是应用场景与技术不匹配——部分作品的技术应用未能与创作需求充分匹配,导致技术的发挥效果受限。有些作品在场景构建或动态效果上虽然使用了虚拟制作技术,但未能充分发挥其优势,某些场景的设计和表现较为简单,未能达到技术应用的最佳效果。

其次是,虚拟资产质量不足——一些作品在虚拟资产的构建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在细节表现和材质质感方面,部分虚拟资产的制作质量较低,未能达到高度真实的效果。虚拟角色、道具及场景的细节表现不够精细,影响了作品的整体视觉效果和沉浸感。

总体来看,首届中国创新影像大赛虚拟制作赛道展现了虚拟制作技术在影像创作中的巨大潜力与创新空间。参赛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多样性,以及虚拟制作技术的应用水平,都为我们展示了这一技术在未来影像领域的广阔前景。虽然部分作品在应用场景与技术的匹配、虚拟资产质量等方面仍有待提升,但整体来看,参赛作品为虚拟制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探索的机会。

随着虚拟制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未来在这一赛道中的创作将更加精细化、创新化,推动影像产业向着更高层次的技术化和艺术化方向发展。

3. 数字人创新应用赛道

在数字人赛道中,参赛作品大多来自专业组,且多为商业应用项目,学生组参赛作品较少。数字人的商业应用场景多集中于游戏行业、新闻行业、各类形象大使和虚拟偶像、关于艺术方向应用很少,对未来应用逐步走向成熟,在各领域的应用也开始摸索前进。

与传统广告相比,数字人广告的制作成本相对较低。一旦数字人形象设计完成,就可以在多个场景和平台上重复使用,降低了制作和投放成本。数字人可以根据广告的主题、目标受众和宣传策略进行个性化定制。无论是外貌、服饰还是行为举止,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这种个性化定制使得广告能够更加精准地传达信息,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和喜好。数字人还可以根据受众的反馈进行实时调整,实现更加精准的宣传效果。数字人技术也能够突破传统舞台表演的限制,如演员的身体条件、时间空间等,为舞台表演带来全新的表现形式。各种形态、性格和能力的虚拟角色,能够完成传统演员难以实现的动作和表演,从而丰富舞台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力。

《龙玥》

《龙玥》

数字人赛道的亮点之一:人物融合MBTI网感元素,动作神态活灵活现,在浙江传媒学院一等奖获奖作品《龙玥》中,主角龙小仙是ENFP人格,在黄龙洞中成长,逐渐学会了各种魔法和技能,带领游客探索黄龙洞的奇妙之处,使得景区充满了欢乐和神奇。龙小仙热爱与游客们互动,她开朗俏皮的性格使得游客们在探索黄龙洞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无穷的乐趣,让每位游客都能在黄龙洞中留下美好回忆。

《智能李白》

《智能李白》

亮点之二:真人光场采集+手工数字雕刻,叠加大语言模型,让人物“美而不同”,中国传媒大学数字人研究院一等奖作品《智能李白》中,少年李白的建模采用传统手工数字雕刻和真人光场采集的方式呈现。通过手工数字雕刻,精确控制面部结构的每一处细节,在真人面部肌肉骨骼结构的基础上加以主观的艺术诠释,通过光场采集,获得真人人脸贴图纹理。使得整体形象“真而不庸”,“仙而不假”,“美而不同”。结合大语言模型、声音克隆、表情驱动等技术,少年李白可以化身为高仿真AI数字人,与用户实时互动。

《杭州亚运会创意视频 功成》

《杭州亚运会创意视频 功成》

亮点之三:超高难度虚拟与现实强互动,中国“功”夫助力亚运,新华网作品《杭州亚运会创意视频 功成》中,紧紧围绕武术文化和体育竞技项目的相似共通之处,新华网数字人筱竹和知名武术演员张晋共同出演,该片融合使用数字人、高速摄影、绿幕、动捕、三维特效等影视技术,首次实现了超高难度虚拟和现实的强互动,让师徒二人跨越次元壁交手切磋。数字人筱竹在杭州美景和虚拟场景中表演了正宗的太极、通背拳等中国功夫。

《数字人小C》

《数字人小C》

亮点之四:超写实数字虚拟主播,歌舞唱跳常态化运营,央视网数字人小C打造于2021全国两会前夕,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位也是唯一一位常态化运营的超写实数字虚拟主播,小C的模型精度和质量处于行业顶尖水平,应用于央视网各大节目和国家部委重要论坛及场景。节目主持、舞台唱跳、论坛开场、室外报道、AI驱动等都很擅长。也成为总台智能沉浸新媒体新技术研发应用创新的典型案例。

总体来说,创作者依托数字人创新应用赛道的平台,得以展示自己的才华与创意,分享数字人技术的最新成果与实践经验,形成了技术与艺术深度结合的案例集群。通过高度精细化的面部捕捉和情感识别,数字人能够生动模拟人类的复杂表情与细腻情绪,使虚拟角色更加真实与生动;借助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识别技术,数字人能够流畅地进行多轮对话,提供更加自然和智能的互动体验;依托AI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数字人能够根据用户的偏好和行为习惯进行个性化内容推荐,进一步推动精准营销和用户定制服务的创新。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数字人技术有望打破行业边界,向更广泛的领域渗透。在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充满创意和前瞻性的作品,推动数字人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从单一应用向多元协作延展,共同推动数字人技术的蓬勃发展。

4. 沉浸式视频创新应用赛道

在沉浸式视频赛道中,获奖作品多为科普教育题材,沉浸式视频在题材的选取上多为科普方向与文化宣传,受众群体基数小。沉浸式视频由于它自身强烈的代入感的优势,这种处理方式能够极大地提升受众的代入感,使他们仿佛置身于视频所构建的场景之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组获奖作品题材较为单一,以艺术疗愈为主,环境保护等方向也有涉及艺术疗愈是最近较为热门的话题之一,而沉浸式视频在艺术疗愈中的优势使得这一选题脱颖而出——例如,作品《情感阻塞》通过细腻的光影呈现让观众身临其境,提供“超沉浸感”体验,帮助观众深入投入;作品《多巴胺漫游》着重体现心理调节的功能,片中轻松治愈的元素有助于调节情绪,提升心理状态;作品《Ātman》突出跨界融合,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提升疗愈效果。

《碳·听》

《碳·听》

该赛道亮点之一是:应用声画传感器,感受碳排放的具象化体验,触动人心,在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的作品《碳·听》中,沉浸式装置采用先进的红外传感器与人群密度分析算法,能够实时感知并计算一定区域内人群的数量变化。这一数据将直接关联到后续的声音与画面生成逻辑。根据人群密度的变化,装置将模拟出不同强度的“碳排放声”。当人群稀疏时,声音轻柔,如同微风拂过树梢,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和谐;随着人数的增加,声音逐渐变得沉重、急促,甚至夹杂着警报般的轰鸣,象征着碳排放量的急剧上升和地球环境的承压。每种声音都经过精心设计,旨在触动人心,引发共鸣。

《多巴胺漫游》

《多巴胺漫游》

亮点二是:高精度建模,沉浸式展演,“影像止痛剂”具有较大市场潜力,在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一等奖获奖作品《多巴胺漫游》中,该作品是一部大于180度观影的沉浸式视频应用,也是有医学理论支撑的一次艺术疗愈。这两年来陆续也应运而生了音乐疗愈、冥想疗愈等心理疗愈,但通过视频进行疗愈的产品还没有,因此创作人希望填补这一大块极有潜力的市场空白。虚拟世界和娱乐是人们逃避痛苦的最快路径。

《祭祀乐舞》

《祭祀乐舞》

亮点三是:古画卷+LED屏,精准还原历史场景,高歌起舞再次重现,DAC中数艺获奖作品《祭祀乐舞》意在重现中轴线上的雅乐与古舞,以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祭先农坛图》卷一为底本,将古画卷与LED 曲面屏结合,对雍正帝前往先农坛谒神农,在中轴线上行祭礼的盛大场景用视听多媒体的方式生动演绎和复现。

《中国湿地博物馆沉浸体验空间“湿地洞天”》

《中国湿地博物馆沉浸体验空间“湿地洞天”》

亮点四是:沉浸式生态教育体验空间,赋能生态文明保护,浙江时光坐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品《中国湿地博物馆沉浸体验空间“湿地洞天”》以中国西溪湿地博物馆为蓝本,通过运用先进的沉浸式视频技术,旨在构建一个集知识普及、生态教育、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技术融合创新:作品将 AI 赋能32.5米180°环幕、无缝拼接技术、电影级高清视频、三维数字内容制作、沉浸式交互空间设计等先进技术融合应用,构建出高度逼真的湿地生态环境。

5. VR/AR创新应用赛道

VR/AR技术相较于前几个赛道,其应用场所与受众人群更加宽泛,技术成熟度也相对较高,VR/AR赛道获奖作品以互动体验为主,广泛应用在节目晚会与科普教育展览馆中。

《浮士德陷阱》

《浮士德陷阱》

VR/AR赛道亮点之一是:三重交互设计,保留真人影像,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一等奖作品《浮士德陷阱》在3D 的 VR 实拍交互影像的基础上尝试融入虚拟场景结合绿幕抠像真人影像;多种交互设计——剧情选择交互、体感操作交互、情感亲密度交互;使⽤文生数字人口播视频制作剧情中 AI 助手片段。

《无远弗届》

《无远弗届》

亮点二是:场景建模精细,故事更加深入,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一等奖作品《无远弗届》故事讲述了一位忙于工作的母亲在她濒死之前,意外来到了一个生死弥留之地的村庄历经了一场冒险,心中对女儿的爱成为了离开死亡之地的执念,在女儿的指引下,最终成功逃离了这个村庄,回到了现实。这个故事的灵感来源于中国成语“无远弗届”。

《奇遇三星堆》

《奇遇三星堆》

亮点三是:产学研一体,规模化发展,助力地方文旅,木生毕方(北京)科技文化有限公司作品《奇遇三星堆》集中体现了这个特点。亮点四是:AR+AI+XR多维度现场虚拟制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数码《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AR》团队运用AR+AI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和智能绘图技术,引发创作形式革新,打造唯美国风新奇观;运用AR+XR现场虚拟制片方式,完成内容创作及现场实施工作,升华节目艺术表达;运用AR+光学追踪索道摄像,全方位多角度展现虚实空间。在晚会的20多个节目当中,AR团队运用多元化虚拟技术为“总台春晚”打造沉浸式视听新体验。

6. 光影景观创新应用赛道

在光影景观赛道中,从提交的作品数量来看,光影景观赛道充分展示了参赛者们在光影运用、景观设计以及影像叙事等方面的深厚功底。在光影景观赛道中,参赛者们对于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已经逐渐成熟。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光影设备和技术手段来营造氛围、突出主题,还能够将光影与景观、人物、故事情节等元素进行有机融合,这种技术上的成熟和融合,也使得光影景观赛道成为了影像艺术领域中的一个亮点。

光影景观赛道不仅展示了参赛者们的创意和技术实力,更预示着影像创作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审美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光影景观将成为影像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未来的影像作品将更加注重光影的营造和景观的呈现,通过光影的交织和景观的烘托来传递情感、讲述故事。

《映音空间》

《映音空间》

光影景观赛道的亮点之一是:纱幕投影空间,实时音画演出,拓宽感官维度,中国传媒大学 返祖现象工作室作品《映音空间》以声音可视化技术、AIGC图像生成技术配合透明纱幕投影空间创作的实时新媒体视听音画演出方案。自从2023年8月于多地上演三次不同主题和类型的新媒体视听音乐会项目,设计出适用于各类舞台空间的实时交互视听新媒体音乐会舞台方案。作品运用多种形态的纱幕投影装置构建沉浸式视觉空间,将具身交互、声音可视化、生成图像等新媒体元素应用于演出,在拓宽观看者感官维度的同时,增强表演者和观众的情感联结。新媒体交互技术应用于演出空间时独具魅力,可以拓宽表演的维度,使观众通过实时互动进行更多的联想。

《边界之外》

《边界之外》

亮点二是:古建筑墙面投影,景观活化的沉浸式体验,北京电影学院DFTT光影团队获奖作品《边界之外》,利用异形古城城墙作为投影墙面,结合古城的灯光和护城河等环境条件,营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视觉效果。通过精心设计的灯光效果和演员表演,呈现出丰富的动态变化和层次感。作品采用了AI 技术,可以根据创作需求生成风格化素材进行拼贴调整。灯光增强了影像内容的表现力,与古城整体氛围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影像内容与现场灯光效果、演员表演的紧密结合,完美地实现了艺术与技术的融合,为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体验。

《三岔口》

《三岔口》

亮点三是:3Dmapping技术,放大演员舞台动势,生动灵活,山东广播电视台一等奖作品《三岔口》,表演将现代舞与戏曲融合,在现代舞《三岔口》的基础上,巧用蹦床道具,模拟京剧《三岔口》剧情,保留原舞蹈的京剧锣鼓点,现代舞者演绎一场蹦床上黑与白的对弈。视觉上采用3Dmapping技术,提炼相关表演元素。

《杭州亚运会MMC金牌时刻裸眼3D》

《杭州亚运会MMC金牌时刻裸眼3D》

亮点四是:实时裸眼3D大屏展示比赛信息,《杭州亚运会MMC金牌时刻裸眼3D》是上海东方传媒技术有限公司为2022杭州亚运会主媒体中心大屏定制的金牌时刻效果,该效果共有3个场景分别是“西湖场景”、“大莲花场景”和“钱江场景”,分别对应上午、下午和晚上的金牌时刻。该金牌时刻采用裸眼3D的视觉效果,采用3台渲染引擎实时渲染3个4K画面拼接而成,同时该效果后台接入亚运数据系统,实现各赛场一旦产生金牌主媒体中心的大屏就会自动触发裸眼3D金牌效果,并包含实时金牌信息。

三、总结

纵观六大赛道收录作品情况,科幻题材与传统文化题材频繁受到各类创作者的青睐,这将给创作者与业界带来一定的启发。

首先,对于文化创新来说,跨越时空的对话,科幻题材和传统文化题材的结合,展示了未来与过去的共鸣。这种创作趋势启发我们:传承与创新并重,文化不只是静态传承,还需要在创新中焕发生机。将传统文化元素以现代技术呈现,是让经典重焕活力的重要途径。要包容多元表达,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解读和对未来的想象,创作者可以突破单一视角,实现不同历史、文化和价值观的融合。

其次是对历史与未来的双向反思,我们应重新理解传统,从传统文化中提取象征意义和精神内涵,通过现代媒介重新审视其价值。例如,将古代神话用科幻语言诠释,揭示古代智慧在现代社会中的适用性。还要进行面向未来的文化构建,科幻题材启发我们思考科技对人类生活、伦理和社会的影响,并以艺术形式引导公众的想象与讨论。

对于创作思维来说,技术将不断推动创作边界的拓展,未来影像的创作启示我们:技术是想象力的延伸工具。无论是AI 辅助创作还是VR/AR 沉浸式呈现,技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表达可能。创作的边界因技术而无限扩大。从现实到虚拟,从二维到三维,创作者可以用技术重塑世界、打破物理法则、构建超现实场景。我们也应当注重想象力的重要性,技术是工具,但最终创作的灵魂来自想象力。科幻题材的奇异设定和传统文化题材的深厚内涵,都提醒创作者保持创造性的突破,避免技术应用的同质化和空洞化。

对于文化传播层面,未来影像是从单向到互动的进化,首先应打破传播壁垒,未来影像结合科技手段能够让传统文化“走出去”,通过沉浸式体验和新媒介传播,让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被更广泛的观众接受。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让未来想象更“接地气”,科幻题材可以通过可视化的方式拉近大众与未来科技之间的距离,让高深的技术想象变得生动具体。其次应注意到观众角色的转变,未来的受众从被动到主动,未来影像可以引入互动性设计,使观众不再是内容的被动接收者,而成为故事的参与者或创造者。

同时,观众依赖情感的深度连接,通过互动和沉浸式技术,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影像所传递的思想和文化价值。

对于社会认知方式,创作者应充分考虑技术与伦理的平衡,许多科幻作品通过对未来社会的虚构,探讨技术进步可能引发的伦理问题和社会危机,提醒我们关注技术发展的方向和后果。

与此同时,使观众对传统智慧进行再发现,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智慧、伦理观念和人文精神,为我们在技术主导的未来社会中寻找价值平衡提供了启发。创作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技术与人文的共生,将人文精神注入科技,科技不是冷冰冰的,它需要融入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传统文化题材在影像中的应用,让科技承载更多精神内涵和情感共鸣。技术服务于人类:未来影像创作启发我们将技术视为服务于人类需求的工具,而非主导人类生活的力量。

在教育模式与社会发展层面,应当激发跨界协作,未来影像创作需要艺术家、工程师、科学家等多领域专家共同参与,推动跨界创新与多学科融合。促进文化与科技产业发展:科幻与传统文化题材的创新应用,为文化创意产业和科技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与积极合作下,首届中国创新影像大赛取得圆满成功!在此热情呼吁并诚挚邀请社会各界机构、院校、独立创作者、制作人积极参与到下一届中国创新影像大赛中!

作者:孙斌(中国传媒大学) 史纲(西安美术学院)

编辑: 别一飞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